台北宇珍國際藝術12月18日秋季拍賣會將迎來一場「東瀛秘藏:久手堅憲二中國藝術瑰寶」頂級珍寶專拍,為台灣拍賣史最堅強的拍品陣容。這批由重量級日本古董藝術鑑藏家久手堅憲二精心收藏的十件中國藝術精品,台北宇珍公司經兩年協商才終於徵得,預展為12月10日至17日,地點在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一代傳奇的古董藝術鑑賞家-久手堅憲二
久手堅憲二(1895-1987年),出生於日本沖繩縣那霸市名門望族,畢業於東京都國學院。時任院長的石川岩吉對其處處提攜,進而搭建起久手堅憲二與日本皇室及中華民族間深厚的聯繫橋梁。久手堅於1926年創辦「永藏商事株式會社」,也因和日本皇室與日本上層社會互動密切,一生收藏眾多難得一見的藝術精品,尤以中國文物珍品為最。1987年,久手堅憲二走完傳奇的一生,為表彰其為日本政府所做的傑出的貢獻,官方追授其七等青色銅葉章並派發獎狀。如今,久手堅的珍藏品重現於世,這些寶氣螢光映入眼簾之時,所展現的不僅僅是藝術美學的洗禮,更流露出中日雙方古往今來的深厚淵源,不禁令人神往感嘆,這就是歷史與藝術所餽贈的絕妙感受。
.jpg)
日本博物館與重量級私人之收藏
中國與日本的文化交流歷史悠久,在遣唐使、宋日貿易、明日勘合貿易等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及貿易往來中,陶瓷一直是大宗門類,頗得日本上流階層乃至天皇的青睞。又隨禪宗哲學及茶道傳入日本,陶瓷等藝術與茶道結合,成為日本茶席陳列的重要展示。如人稱「電力王」的松永安左衛門(1875-1971年),為活躍於戰前戰後電力業界鉅子,精通茶道,所建茶室「柳瀨山莊」又稱「耳庵」,被稱為小田原三茶人之一。松永耳庵於其茶室舉辦多場茶會,邀請當時著名茶人、政治家、學者、畫家、實業家等參與,除品茗、花藝及茶道獨特禮儀,精美的茶器更是茶會一大重點。其於戰前蒐集之文物藝術,主要捐贈予東京國立博物館;戰後蒐集的文物藝術則寄贈福岡巿美術館。
松永安左衛門,攝於1967年
© kanaloco.jp
本次專場中,兩件名品茶器,於傳承過程中有「松永安左衛門」精作漆盒收藏。其一為連台北故宮都沒有的絕世品,編號805清康熙〈五彩十二月令花神杯暨朱漆三元式茶籠〉,杯一套十二只,胎體輕盈靈透薄如紙,外壁以青花五彩裝飾,繪十二月令應時花卉,配以青花楷書詩文,與篆書「賞」字方印,詩、書、畫、印結合一體,精美絕倫。巧思設計配「朱漆三元式茶籠」盛裝,籠身圓柱形,三元各有U形口,每一元盛裝四杯,平足中心陰刻三足鼎花押,鼎面刻「耳菴」款,後為永藏商事株式會社購入,列「珍品甲」,再由社長久手堅憲二收藏,流傳清晰有序,堪為難得而絕世罕見,無論尺寸、釉色畫風、款識等風格皆一致成套的茶器珍寶。
另件成型不易,製作難度大的編號806清雍正〈廠官釉菊瓣式壺〉,以仰覆菊花瓣構圖,呈現花瓣交合感,又稱合菊壺,整體器型規整和諧,紋理清晰,為典型雍正朝廠官釉之供御珍稀雋品。特製仿花梨木漆蓋盒,鈕飾圓圈台與壺足密合,可當陳設座。盒底紀錄:「昭和八年(1933年)二月 和田英作君贈松永安左ェ門藏」,可知最初為日本洋畫家和田英作(1874-1959年)贈藏,後永藏商事株式會社購入。再對照兩岸故宮的藏品,更可見此件拍品的可信度與珍稀性 !
久手堅憲二藏品多數配有原共箱,附有歷任藏家的精心題跋,為盒中之物留下清晰的來歷紀錄。如本次編號803清乾隆〈天藍釉夔龍紋罍式大瓶〉,自北原家傳入,昭和七年(1932年)三月,久手堅憲二於原共箱題跋。瓶以經典的禮器「罍」為造形,飾以代表商周紋飾美學的獸面為主題,天藍釉色柔和淡雅,外壁浮雕的紋飾使釉色產生深淺層次感,使整器於寧靜中憑添律動,既顯宋代清潤典雅風貌,亦得乾隆盛世精妙卓越之氣。
媲美日本國寶級龍泉「飛青瓶」的編號808元〈龍泉窯青釉褐斑玉壺春瓶〉,為購自活躍於二十世紀前半期著名家族「大阪西原家」,原共箱上為昭和二十年(1945年)三月,久手堅憲二題跋。通體施青釉,表面散布黑褐色鐵斑點,視覺對比強烈,裝飾效果獨具風姿,為元代盛行之名貴品種。此類褐斑青瓷在日本專名為「飛青瓷」,享有崇高的聲譽,備受鑑藏家珍視。
日本寺廟中國文物之收藏
再者,久手堅憲二身為虔誠佛教徒,在與寺廟往來過程中便有機會欣賞精緻中國藝術之風采,更是曾受贈中國藝術珍品。從其典藏佳品亦可看出中國禪宗與日本寺廟文化的關聯。如本次拍品編號802清乾隆〈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其原共箱記載:「景德鎮窯染付梅竹文花入 乾隆在銘 唐木臺付入箱 黃藥山殿一(『黃檗山』印)」,即為黃檗宗大本山,黃檗山所舊藏;玉壺春瓶造形雋美典雅,青花發色淡雅,竹石芭蕉俱見神采,點塗技法淋漓盡致,清麗風雅,表現文人優雅閒適的意趣,為乾隆時期精品佳作。
來自日本「千年皇家古寺」編號809明〈銅鎏金彌勒菩薩坐像〉,彌勒銅鑄鎏金,富麗耀眼,寶座背面陰刻藏文彌勒佛發願銘文,為罕見大尺寸之彌勒菩薩經典造像,不僅具明代宮廷造像的共同特點,且吸取帕拉王朝笈多風格,整體造形華麗莊嚴,體現宮廷藏傳佛教造像之氣派。其掛木簽題:「明代鍍金觀音 元(原) 高尾山藥王院所在」,為真言宗智山派大本山,高尾山藥王院舊藏。
中國文物藝術的新歸屬 遭逢二十世紀上半葉的風起雲湧,中國內府王公秘而不宣的各式財寶,幾乎無可奈何地袒露在市井與煙硝中,更成為中外古董商及海關稅吏源源不斷的貨物。在這期間或為審美訴求,或為文化策略,日方通過古董商有系統性的搜求各類中國珍寶,此時,久手堅憲二所創辦的「永藏商事株式會社」於沖繩縣糸滿市及香港等地設立多家分店及辦事處,眾多罕見頂級珍品遠渡重洋抵日,服務對象主要為日本收藏家。
1930-1940年間,久手堅其好友,外交官須磨彌吉郎恰於中國任職,為久手堅的中國文物藝術收藏提供新契機。此時期的文物藝術以明清宮廷陳設器為主要風潮,如本場永藏商事株式會社所收藏作品皆呈現出獨到的中國宮廷精緻藝術特色,並顯露時間淬鍊出的深度與尊榮。其令人驚豔的編號801清乾隆〈洋彩金地錦上添花纏枝西洋蓮紋長頸瓶〉,器面琺瑯釉金地錐剔鳳尾紋錦上添花,再繪以各類洋花紋飾。整器蘊意祥瑞典雅,紋樣點飾富有光影技法,華美高雅,屬清宮最受珍視之洋彩瓷器品類。洋彩瓷器燒製量非常稀少,絕大部分珍藏於皇宮內苑,流傳於世者少之又少,十分罕見,每每現蹤於世,必受各界極高矚目。此件長頸瓶造形方面契合乾隆皇帝追慕古風的的古陶瓷鑑賞觀,借鑑宋代定窯菊花瓶為基礎,再融入時興技巧與風格,當為乾隆時期極具代表性的傑出佳作。
極罕見雍正朝傳世有款之作,編號804清雍正〈青花花鳥紋如意耳扁壺〉,器仿永樂時期「抱月瓶」形制,胎質細白緻密,施釉肥厚,畫工生動細膩,採小筆勾畫法,頗有永樂時期清新雅致之巧韻。目前僅知另外一件與原型尺寸相同的例子,藏於荷蘭呂戈登國立公主陶瓷博物館,書中作者對其明代定年存疑,館方現今亦將之定年為雍正。久手堅憲二所藏此件,乃堪與博物館藏珍瓷媲美之精品。
唯一存世完整的編號807明宣德〈青花纏枝蓮紋八方燭臺〉,整體造形別緻新穎,樣式源於伊斯蘭皇室專用之金屬器皿,富以十一層青花紋飾,青料濃淡兼施,燒造時產生自然暈散現象,透出凝重雄渾之美,一如朱明盛世,威加四海之泱泱氣勢,整體繪工精細秀麗,融會中西文化優點,為中國陶瓷史上顯赫彪炳之珍品。永宣青花素為藏家所重,且此時期的青花八方燭臺在市場上十分稀見,而為數不多次的亮相皆令人相當驚豔。目前所知,傳世永樂青花八方燭臺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等不逾十件;而宣德年款則尚未見於各大博物館,僅有一件為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庋藏,然其明顯破損,可見存世極為罕有,更足顯本件青花八方燭臺在官窯中之顯赫地位。
編號810明成化〈銅雕持蓮童子圖雙螭龍耳四方大香爐〉,爐銅鑄,體型碩大,展現出力度與美感的視覺效果。仿商周青銅鼎形制,兩側飾螭龍耳,下承四甪端吞式足,腹兩面浮雕雙嬰戲蓮為主題,寓「連生貴子」,呈現高貴雍容且典雅的宮廷風格,更反映成化皇帝祈求人壽年豐、多子多福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