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盛世吉金

古以祭祀為吉禮,故稱青銅鑄造之祭器為「吉金」。其中香爐常常和書畫、宗教、藝術、雅集活動聯繫在一起,與文人之間的淵源極為綿長。如〈徽宗聽琴圖〉、〈伯牙鼓琴圖〉、〈玩古圖〉所描繪的場景中,可發現一爐清香是中國古代文人雅士生活、創作所必不可少的雅興。


512清乾隆 銅萬字紋朝冠耳三獸足爐
「大清乾隆年造」款
W66cm H58cm


據歷史記載,明宣德三年暹邏國朝貢風磨銅,皇帝下旨鑄銅爐,宮匠結合冶煉銅技術和參照歷代名器造形,稱為「宣德爐」,合計一萬八千餘件,當時宣爐除供御用外,也用來分賜諸王、臣下及京內各郊祭壇,甚至於各地的聞名寺院,分布非常廣泛,也推動中國銅爐文化的二次復興,影響明清文人雅士焚香品茗的吉金雅趣。

511清 銅灑金台几爐
「大明宣德年製」款
W25cm Wt.2402g


然在改朝換代之際,許多宣爐不但失散,甚至銷毀重鑄,至今已成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清代出現仿宣爐、私款爐,秉承明朝文人雅士的審美情趣,以簡潔、明快、古樸為追求,其幽雅而變化萬千的皮色,經歷時間洗禮尤尚寶光內涵,流露雋永之美。


503清乾隆 銅沖耳三足爐
「大清乾隆年製」款
W12cm Wt.530g


504清 銅鬲式爐
「大明宣德年製」款
W14.7cm Wt.1486g


505十八世紀 銅如意耳三象足爐
「樂觀齋主」款
W17.5cm Wt.1361g


506十八世紀 銅橋耳三足爐
「大明宣德年製」款
W15cm Wt.1671g
來源: 台北宇珍2017 年10 月29 日編號772


507十七世紀 銅鎏金如意耳長方爐
「宣德」款
W8.7cm Wt.506g


508十七世紀 銅錯金獸面紋鼎式爐
W7.6cm Wt.406g


509十七世紀 銅點金蚰龍耳三足爐
「宣德」款
W9.5cm Wt.318g


510十八世紀 銅鼓形雙獅耳三足爐
「大明宣德年製」款
W15.3cm Wt.794g




 

 

將此頁連結寄給朋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QR code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