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奢侈的風雅:乾隆時期的仿古青銅掐絲琺瑯器

美籍收藏家Mr. Sheehan,長年於美國賓州從事布料進口貿易及金融產業,且頗有建樹。其夫人June Sheehan 在機緣巧合下,著迷於東方藝術神秘而迷人的魅力,進而於2000 年左右開始收藏中國藝術品。其雅蓄範圍廣闊,然以乾隆時期的瓷器、玉器及珐瑯器為主要品項,她的這項愛好引起Mr. Sheehan 關注,漸成為伉儷倆的共同興趣。本次拍賣編號328 - 339,便是Sheehan伉儷以乾隆時期的掐絲琺瑯器為主的收藏佳品。


329十八世紀 銅胎掐絲琺瑯瑞象紙鎮 三件一組
H7.3cm / H7.3cm / H4.8cm
來源: 喬治五世國王與瑪麗王后皇室重要收藏
格洛斯特公爵亨利王子(1900-1974)收藏
倫敦佳士得2019 年12 月13 日「喬治五世國王與瑪麗王后家族專拍」編號48
美國賓州Sheehan 伉儷收藏


掐絲琺瑯,在《格古要論》稱「大食窯」;《皇明兩朝疏抄》稱之「發藍」。此種工藝來自拜占庭帝國,流傳至中國後發展出截然不同的面貌。由於既適合宮廷殿閣環境的陳設,又能滿足皇家貴族的審美需求,故從其技術引進伊始,便成為皇家工藝品重要的一類。


330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獸面紋出戟方觚
H34.3cm
來源: 倫敦Sydney L. Moss 早期收藏
德國重要私人收藏,1970 年10 月1 日購自上述來源
美國賓州Sheehan 伉儷收藏


乾隆時期的掐絲琺瑯器是傳世琺瑯作品中數量最多、風格最為明確的一批。無論是對琺瑯色料燒造技術,或銅礦進口均有相當程度的掌握;同時,鍍金技術亦受藏傳佛教影響而臻上乘。在皇帝篤信藏傳佛教並延續明代宮廷使用掐絲琺瑯器作為奢侈品的時空脈絡下,其運用範圍擴及皇室生活的不同層面。其中,西洋風格掐絲鑲嵌畫琺瑯、藏傳佛事用器、仿青銅器型和明代作品的掐絲琺瑯器,為最受皇帝珍賞的類型。


331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西番蓮紋雙鋪首嵌寶蒜頭瓶
H19cm
來源: 英國重要私人家族收藏,得自於中國20 世紀初期
美國賓州Sheehan 伉儷收藏


由於乾隆皇帝崇尚師古,下令造辦處製作許多源自商周青銅禮器的仿古琺瑯作品,具濃重宮廷色彩和皇家氣息。如本次拍品編號330 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瑯獸面紋出戟方觚〉、331 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瑯西番蓮紋雙鋪首嵌寶蒜頭瓶〉及333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四鋪首活環瓶〉等,藍本皆取自《西清古鑑》,為該時期摹古創新之佳例。


333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四鋪首活環瓶
H39cm
來源: 比利時重要私人家族收藏
英國重要私人收藏, 得自於上述來源
美國賓州Sheehan 伉儷收藏


透過本次拍賣,我們可了解乾隆時期掐絲琺瑯工藝的產造狀況,並更細緻地認識該批作品如何體現乾隆時期延續前朝工藝,並融合歐洲、西藏、漢民族及滿蒙文化等不同元素,造就豐富多變的作品樣貌,極為繽紛多彩。


332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尊
H14.5cm
來源: 紐約佳士得1996 年3 月28 日 編號139
倫敦 Roger Keverne Ltd.,1997 年
美國David B. Peck III 收藏
紐約佳士得2014 年9 月18 日「David B. Peck III 伉儷琺瑯器重要專拍」編號612
美國賓州Sheehan 伉儷收藏
展覽: 「Chinese Works of Art」,Roger Keverne Ltd.,倫敦,1997 年6 月
出版: 《Chinese Works of Art》,Roger Keverne Ltd.,倫敦,1997 年,頁42,圖版55



328清 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橋耳三足爐
「大明宣德年製」款
W16cm
來源: 法國Auction Art Remy Le Fur & Associes
2013 年12 月13 日編號156
美國賓州Sheehan 伉儷收藏



 

 

將此頁連結寄給朋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QR code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