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511 清雍正  珊瑚紅地洋彩牡丹紋碗

511 清雍正  珊瑚紅地洋彩牡丹紋碗 「雍正御製」款

D11.4cm

來源
傳日本私人收藏
香港蘇富比 2016 年 4 月 6 日編號 3003
John R. Meengs 收藏

預估價

TWD
10,000,000-12,000,000
USD
317,500-381,000
HKD
2,500,000-3,000,000
RMB
2,325,580-2,790,700
2023秋季拍賣
拍賣|
2023年10月22日(星期日) 3:30pm
預展|
2023年10月14-20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2023年10月21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聯絡資訊:
+886-2-2358-1881
art@yu-jen.tw
 

拍品簡述

碗侈口,深弧腹,矮圈足。器形端莊,胎體細膩,碗內施白釉,釉 色溫潤雅致,光素無紋。外壁施珊瑚紅釉為地,紅彩飽滿,豔而不 俗。其上彩繪三朵牡丹碩大盛開,填以雙色釉彩,或紫瓣綠芯,或 黃瓣藍芯,或藍瓣黃芯,花瓣層疊,華麗貴氣,兩花間又繪以盛開 與含苞的小花各一朵,鮮活靈動。四周襯以纏枝綠葉,枝葉以墨線 勾勒輪廓,再根據葉片翻轉,施以深、淺綠色表現光影明暗,斑斕 絢麗。器底青花雙方框「雍正御製」雙行四字楷書款,為內府標準 宋體,筆道硬朗,端莊周正。

清代,由於康熙皇帝對西洋畫琺瑯器之喜愛,不僅引進畫琺 瑯製作技術,也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於宮中造辦處創 設「琺瑯作」坊,專門製作各種胎地畫琺瑯器。隨後雍正、 乾隆二朝於此基礎上繼續發揚光大,使清宮琺瑯工藝終臻巔 峰。在雍正六年(1728年),清宮研發自製琺瑯料出現以 前,其瓷胎畫琺瑯無論形制、紋飾、款識基本上皆為康熙朝 的延續。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康熙〈黃地牡丹花紋 碗〉(圖一),其風格、樣式即為雍正朝作品之參照。


圖一 清康熙〈黃地牡丹花紋碗〉,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清宮中琺瑯彩瓷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2 年,頁 40 ,圖版 4
圖二 清雍正〈洋彩瓷紅地牡丹碗〉暨底款,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金城旭映-清雍正琺瑯彩瓷》,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3 年,頁 54 ,圖版 020
圖三 清雍正〈洋彩紅地牡丹紋碗〉,遼寧省博物館庋藏  
出處:《 Liaoning Museum 》, Chang Zheng , 2008 年,頁 161 ,圖版 33

然在色地方面,雍正皇帝對紅地琺瑯彩器有別樣喜愛。如台 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所庋藏十七件雍正早期色地畫琺瑯器,全 為紅地,顯露雍正帝對其情有獨鍾。考諸文獻,可知雍正朝 皇帝的鑑賞品味極高,對紅琺瑯料亦有許多要求。如雍正六 年(1728年)九月《活計檔》載:「奉怡親王諭,今配燒琺 瑯用的紅料,將玻璃廠栢唐阿着吳書挑選二名學配紅料。」
顯現雍正帝對於琺瑯紅料的關注與重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 院庋藏清雍正〈洋彩瓷紅地牡丹紋碗〉(圖二)、遼寧省博 物館庋藏清雍正〈洋彩紅地牡丹紋碗〉(圖三),不論器 形、紋飾、款識甚或尺寸大小,皆與本品極為近似,同屬延 續康熙遺風的雍正早期器皿,繪畫技法、紋飾風格則摹自西 洋,符合康雍時期宮廷對西洋藝術追求的歷史背景。

洋彩與琺瑯彩所用顏料相同,然洋彩運用西洋繪畫技法,加入光影 明暗效果,並配以西洋花草紋飾。細觀本品,彩料精良,諸色妍麗 柔美,繪畫填色工致細膩,部分花卉以胭脂紅勾勒輪廓,花瓣細部以 白料點飾斑駁光點,花卉展現更為立體,極富西洋風情,彰顯風姿綽 約,為雍正御用瓷之精品。

此類雍正早期秉承康熙風潮之佳瓷存世不多,除上述博物館藏佳瓷, 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香港蘇富比2022年4月29日,編號6,清雍 正〈珊瑚紅地五彩折枝花卉紋淺盌一對〉(圖四),其用色、花朵形 制與底款等風格皆與本品相似,可資比對參考。


拍場類似作品
圖四 清雍正〈珊瑚紅地五彩折枝花卉紋淺盌一對〉,拍賣於香港蘇富比 2022 年 4 月 29 日,編號 6 ,成交價 HKD 6,300,000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