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直口,豐肩,扁腹下收,橢圓形圈足。通體以玻璃為材,地仿雄黃石,色澤橘黃 飽滿,帶有黃色紋理,極為逼真。其上套紅玻璃,紅豔清透,光澤瑩瑩。一面雕琢 雅士騎驢徐行,前有梅樹,後有蒼松,童子抱傘相隨。另面雕樵者背負柴薪行於山 徑,樵者面部細節刻劃清晰,人物姿態栩栩如生。整體雕琢疏密有致,構圖簡潔而 富有文人雅意。
「踏雪尋梅」,典故出自孟浩然,傳說其情懷曠達,常在雪天騎驢尋梅,只為親眼欣 賞梅花的秀美風姿,以此作詩時方能寫出最真誠的字句。《幼學瓊林.卷四.花木 類》:「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尋梅,孟浩然自娛興雅。」後人也以此形 容文人雅士賞景作詩之情致。
「踏雪尋梅」,典故出自孟浩然,傳說其情懷曠達,常在雪天騎驢尋梅,只為親眼欣 賞梅花的秀美風姿,以此作詩時方能寫出最真誠的字句。《幼學瓊林.卷四.花木 類》:「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尋梅,孟浩然自娛興雅。」後人也以此形 容文人雅士賞景作詩之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