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401 十七世紀  銅鎏金自在觀音坐像

401 十七世紀  銅鎏金自在觀音坐像

H23.5cm

預估價

TWD
1,500,000-1,800,000
USD
46,900-56,300
HKD
375,000-450,000
RMB
340,910-409,090
2022秋季拍賣
拍賣|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3:20pm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預展|
2022年12月10-16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2022年12月17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聯絡資訊:
+886-2-2358-1881
art@yu-jen.tw
 

拍品簡述

尊像為銅胎鑄成,銅質精純,通體鎏金,金色純厚光豔。觀音呈自在坐姿,頭戴五葉寶冠,髮髻高聳飾卷葉紋,蓮苞頂嚴。繒帶結紮呈扇形,順耳際飄卷,耳垂配大花璫。面相寂靜和藹,雙眼細長,高鼻堅挺,眉間白毫,嘴角含笑。上身袒露,肩覆帔帛,帛帶繞臂飄卷身側,下著裙裳,周身寶嚴俱全,以勻稱圓潤的連珠飾瓔珞、手鐲、臂釧,腳戴環鐲,增添觀音華麗璀璨氣息。兩側各一株蓮花,枝葉綿延婉轉,順臂而上,花朵開敷肩頭,綻放於雙肩側。左手持經卷,食指彎曲結印,右手自然下垂撐於座,手握蓮枝。腰身纖細,呈遊戲姿坐於蓮台之上,座上下飾連珠紋,間雙層仰覆蓮,蓮瓣細長飽滿,瓣尖端微微卷起,飽滿圓潤。右足下踏小蓮台,姿態安逸閒適,凸顯觀音流暢線條和優美身段。蓮座下固封裝藏保存完好,底蓋中央刻有精美十字金剛杵紋飾。本尊像裝飾手法應是承襲藏傳佛教造像的藝術特點,如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十五世紀〈自在觀音菩薩坐像〉(圖一),可為本件漢地造像風格之參考。

十三世紀時,藏傳佛教傳入內地,為元朝皇帝所崇信。明朝繼續扶植藏傳佛教,但一改元朝專奉薩迦派的作法,實施多封眾建,而宮廷造像則作為頒賜的定例品,由御用監佛作承造,造像風格乃於尼、藏成熟的藝術風格基礎上,大膽吸收漢地審美觀念,將漢藏藝術的表現手法和工藝技術完美融合 一體,呈現「漢藏風格」。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十五世紀下半葉至十六世紀〈游戲坐蓮花手觀音菩薩〉(圖二),即是一例,可為本件類似作品之參考。然本造像雖延續永宣之風,但與其相較,尊像手持之聖物及姿態略有不同,反映出十七世紀具自我時代風華特色之漢藏藝術交流的新型佛像藝術。


文獻參考
圖一   十五世紀〈自在觀音菩薩坐像〉,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藏傳佛教造像》,香港商務印書館,2003 年,頁 164,圖版 156
圖二   十五世紀下半葉至十六世紀 〈游戲坐蓮花手觀音菩薩〉,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圖像與風格:故宮博物院藏傳佛教造像(下)》,紫禁城出版社,2002 年,頁 256,圖版 99
拍場類似作品
圖三    明永樂〈銅鎏金觀世音菩薩像〉,拍賣於北京匡時 2007 年 6 月 3 日,編號 1065,成交價 RMB 14,850,000
請輸入以下資料後可下載狀況報告
姓  名:
電子信箱: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