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805 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令花神杯暨朱漆三元式茶籠

805 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令花神杯暨朱漆三元式茶籠 「大清康熙年製」款、「賞」印

H5cm D6.6cm

杯題款:
春風弄玉來清畫 夜月淩波上大堤|金英翠萼帶春寒 黃色花中有幾般
風花新社燕 時節舊春農 |曉豔遠分金掌露 暮香深惹玉堂風
露色珠廉映 香風粉壁遮 |根是泥中玉 心承露下珠
廣殿輕香發 高臺遠吹吟 |枝生無限月 花滿自然秋
千載白衣酒 一生青女香 |清香和宿雨 佳色出晴烟
不隨千種盡 獨放一年紅 |素艷雪凝樹 清香風滿枝
朱漆茶籠底款:三足鼎「耳菴」款
原共箱題款:珍品甲|色繪草花詩文煎茶碗 十二人前 大清康熙年製|耳庵供箱入內
永藏商事株式會社標籤:番號 242 |品名 草花詩文茶碗十二入|金 一千三百円|伝入 松永耳庵

來源
松永安左衛門收藏
日本永藏商事株式會社收藏,242 號藏品
久手堅憲二收藏

預估價

TWD
15,000,000-18,000,000
USD
468,800-562,500
HKD
3,750,000-4,500,000
RMB
3,409,090-4,090,910
2022秋季拍賣
拍賣|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2:00pm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預展|
2022年12月10-16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2022年12月17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聯絡資訊:
+886-2-2358-1881
art@yu-jen.tw
 

拍品簡述




杯一套十二只,大小尺寸相同。口微撇,深弧壁,圈足。呈仰鐘式,形體秀美,胎體輕盈靈透薄如紙,唇緣如線,通施白釉地,釉潤如玉。外壁以青花五彩裝飾,繪十二月令應時花卉,一杯相配一花,分別向歷史上的著名女性花神致敬,故稱「十二月令花神杯」。杯體一面繪花,一面以青花楷書詩文相輝映,每首詩句後面均有一方形青花篆書「賞」字印,詩、書、畫、印結合一體,仿若十二開冊頁,體現古人對各種藝術形式融會貫通,相互借鑑之創作思想,精美絕倫。十二只杯足底青花雙圈內「大清康熙年製」六字雙行楷書款,字體端莊,俊秀工整。

成套五彩花神杯堪為珍稀,目前博物館藏品僅見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紋杯〉,高 4.9 公分(圖一)、江西省博物館景德鎮陶瓷館庋藏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高4.7 公分(圖二)、羅桂祥舊藏,香港藝術館庋藏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高 5 公分(圖三),此三套花神杯之造形、構圖及技法極為相似,僅尺寸細微差異,與本套清康熙〈五彩十二月令花神杯〉,皆屬極具代表性的康熙五彩瓷玲瓏小品。唯本套杯在日本傳承過程中,經日本重要企業家暨茶人松永耳庵巧思設計配置「朱漆三元式茶籠」盛裝收藏,更顯精緻。茶籠拱圓蓋頂,圓柱形捉手。籠身圓柱形,三元各有 U 形口,每一元盛裝四杯,杯內置隔墊,下承三旋紋台,平足中心陰刻三足鼎花押,鼎面刻「耳菴」款,設計精巧用心,極為精彩。


圖一  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紋杯〉,高 4.9 公分,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五彩 ‧ 鬥彩》,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 年,頁 152 - 153,圖版 140

 
花,是美的化身,是天地靈秀之所鍾。古人浪漫風雅,認為十二個月令分別有代表的花與相應之花神,各擁有美麗的傳說。相傳,專管人間百花時序與榮枯的花神女夷,承王母娘娘之命,選定十二種花卉為十二個月之當令花。最早記載於春秋《陶朱公書》:「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自此,民間推崇陰曆二月十二日為「花朝節」亦稱「花神節」,為歲時八節之一,與中秋相媲。爾後,梁元帝《春別應令詩》:「花朝月夜動春心,誰忍相思不相見。」花朝節在南北朝時期的興盛可見一斑。至唐代,武則天當權,因嗜花成性,常於此節日將花糕法酒賞賜重臣,盛極一時,唐朝詩人更留下風情萬千的吟詠百花詩句。經歷數朝,至清康、雍、乾年間,每逢二月十五日,依然保留簪花賞紅、游春撲蝶、觥光宴飲等傳統習俗。
 

圖二  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高 4.7 公分,江西省博物館 景德鎮陶瓷館庋藏, 
出處:《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朝華出版社,2005 年,頁 84 - 85


花神杯除用於把酒言歡,亦可用於品茗啜香。清宮皇帝對茶也富有極高熱情,尤以康、雍、乾三朝為最。其承繼前朝文華殿經筵制度,將賜茶作為重要禮儀與講經論史結合。講罷經史後,皇帝向群臣賜茶,賜茶成為闡發儒理、宣揚教化的象徵。康熙帝更於內務府設御茶房,朝廷慶典亦舉行大型茶宴。康熙年間曾舉辦二次大規模「千叟宴」,邀請千名六旬以上老臣與會宴飲。開宴時皇帝首先向百官賜茶,並邀群臣賦詩品茗;會後,皇帝向部分臣子、顯貴等賜御茶及茶具。此時期的茶具已超出一般日用品範疇,象徵榮耀和地位,成為頗受人們珍視的 藝術佳品。


圖三  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高 5 公分,羅桂祥舊藏,香港藝術館庋藏 
出處:摘錄自香港藝術館網站

 
十二花神杯以十二月令之花製杯,器表的裝飾元素包含詩、畫與印,詩句多半摘錄自《御定佩文齋詠物詩選》和《御定全唐詩》收錄之作。康熙帝極為孺慕漢文化,廣招賢士,大力倡導詩文詞賦創作,開創博學鴻詞科,以詩文取士,倡導詩文。康熙四十年(1705 年),在康熙帝主導下,蒐羅四萬八千九百餘首詩文,編纂《御定全唐詩》。花神杯是康熙官窯中,詩、書、畫、印四絕運用於佳瓷之首例,反映康熙製瓷的文雅審美情趣,也大幅提升瓷器的藝術價值。其畫樣為宮廷畫院的傑出畫師設計,交由御窯督陶官依樣負責燒造,以青花、五彩、琺瑯彩為主要品種。據記載,景德鎮御窯廠先後有六位督陶官,臧應選任期最長,其時御用瓷器稱臧窯,特點為坯體細膩、質地瑩潤且釉色豐富,更仿製明朝五彩,技法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締造康熙官窯的首個高峰和宮廷趣味的集中體現。
 

圖四  清康熙〈青花十二月花卉紋杯〉,高 5.5 公分,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摘錄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網站


康熙帝對於花卉搭配唐詩的文雅意境極為讚賞,十分鍾愛花神杯,幾次南巡都將之帶於身邊,愛不釋手。然其器薄如紙,保存極為困難,正如清末陳瀏《陶雅》:「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質地甚薄,銖兩自輕⋯⋯若欲湊合十二月之花,誠戛戛乎其難。」、「余初入京時,十二杯若缺其一,即不易出售,已而成對,或得四枚六枚者,亦頗視為難得,近則一枚二枚,且不能輒遇之矣。」可見文人氣息濃重的十二花神杯分有青花及五彩,在當時已極為少見,至今能十二件成套,更是堪為難得。列舉博物館類似作品,五彩者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紋杯〉(圖一)、江西省博物館景德鎮陶瓷館庋藏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圖二)、羅桂祥舊藏,香港藝術館庋藏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圖三);青花者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康熙〈青花十二月花卉紋杯〉(圖四),皆是極珍罕之絕美珍品。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五  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拍賣於北京保利 2020 年 10 月 19 日 編號 5017,成交價 RMB 132,825,000


十二花神杯雖有成組傳世品,然各杯在尺寸、釉色與款識皆略有差異。如本套花神杯無論尺寸、釉色畫風、款識等風格皆一致成套者極為罕見。而此類作品現身拍場,必舉世轟動,五彩之品,可見拍賣於北京保利 2020 年 10 月 19 日,編號 5017,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圖五),以人民幣1.32 億天價成交,亦榮登該年度「最貴瓷器」寶座。而拍賣於香港佳士得 2018 年 11 月 28 日,編號2908,清康熙〈青花十二月令花神盃一套十二件〉(圖六),亦拍出港幣 3610 萬元之高價。


圖六  清康熙〈青花十二月令花神盃一套十二件〉,拍賣於香港佳士得 2018 年 11 月 28 日 編號 2908,成交價 HKD 36,100,000
 
茶香清淡,意韻綿長,茶文化貫穿中國歷史長河,擁有豐富內涵。日本茶道源自中國,始於入唐求法的僧人將茶粉和茶法獻給天皇,自此開啟茶文化東傳之序幕。宋代,榮西禪師將中國禪宗及飲茶形制帶回日本,並撰寫《喫茶養生記》推廣茶文化。經安土桃山時代「侘茶」創始者村田珠光,及飲茶鼻祖暨茶道創始人武野紹鷗傳承,最終由茶聖千利休集大成,建制日本茶道,將日常生活與宗教、哲學、倫理與美學,聯繫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
 
本套花神杯珍品,曾受日本重量級茶道家松永安左衛門所藏,並精心配置「朱漆三元式茶籠」盛裝,再配共箱貯存。據《戰後 30 周年記念特別展-松永耳庵コレクション展》資料顯示,柳瀨山莊是松永耳庵茶事活動之據點,茶道承襲正統「和」、「敬」、「清」、「寂」風格,稱為「耳庵流」。期間舉辦過無數茶會,並邀請當時著名茶人、政治家、學者、建築師、畫家⋯⋯等參與。茶會中除品茗、花藝及茶道獨特禮儀外,精美的茶器更是一大重點。本品原共箱題跋:「色繪草花詩文煎茶碗,十二人前,大清康熙年製。耳庵供箱入內。」之後永藏商事株式會社以「金 一千三百円」購入,列珍品甲,由久手堅憲二遞藏,應為久手堅在柳瀨山莊所舉行的展覽會中購入。
 
請輸入以下資料後可下載狀況報告
姓  名:
電子信箱: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