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418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八角重簷樓閣式佛龕暨銅鎏金無量壽佛坐像

418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八角重簷樓閣式佛龕暨銅鎏金無量壽佛坐像

龕 H71cm 佛 H3.7cm

款識:山色 溪聲 得月 迎風

預估價

TWD
400,000-600,000
USD
14,300-21,400
HKD
111,100-166,700
RMB
90,910-136,360
2022春季拍賣
拍賣|
2022年6月19日(星期日) 3:00pm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預展|
貴賓預約
2022年6月8-14日 上午10:00至下午6:00
公眾預展
2022年6月15-17日 上午10:00至下午6:00
2022年6月18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聯絡資訊:
+886-2-2358-1881
art@yu-jen.tw
 

拍品簡述

佛龕銅胎掐絲琺瑯製成,八角重簷樓閣造形。龕上設鎏金雙層重簷塔,重簷四角飄簷飾寶相花綴金剛鈴墜,門窗、護欄亦雕紋飾,頂為葫蘆形珠鈕,面開光以如意雲紋裝飾,各面分別以紅及粉紅琺瑯釉表現寶相花,纏枝及勾連雲紋以深、淺綠釉漸層渲染,風韻盎然。鎏金竹節形坡簷,間飾天藍釉瓦,下飾如意形瓦當,第二層簷上前後兩側各站一仙鶴。下設隨形台階須彌式台基,分飾變形夔龍紋、蓮瓣紋及纏枝蓮紋,下承如意雲形足。亭台以八支鎏金竹節形圓柱斗栱,四壁開光,框邊飾變形勾連雲紋;前有回廓,內置一佛,結金剛跏趺坐於福山壽海中,下承束腰仰覆蓮台,蓮瓣寬肥規整,對稱分布,間飾纏枝花一周,極為精美。佛龕整體寶相莊嚴,以仙鶴象徵「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固」,鎏金更增加皇家富貴氣質和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應為典型宮廷佛龕,屬供養塔類,一般常置於佛前供案上,以示觀想。

福山壽海須彌座上為無量壽佛,尊像為銅精煉鎏金鑄就,材質堅密沉重。無量壽佛頭戴五葉花冠,面龐豐潤,慈目微張,略帶微笑,面容寧靜慈悲。袒胸飾瓔珞,腕、臂、足踝皆戴環釧,長帛繞過肩臂飄卷於身側。雙手於腹前結禪定印,結跏趺坐於多層仰覆蓮座,鎏金亮麗,光彩照人。無量壽佛俗稱長壽佛,亦稱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藏傳佛教中供奉最多尊像,常被比擬為幸福長壽的象徵。本尊造像刻劃細膩入微,質感逼真,衣褶起伏自如,飄帶輕盈飛逸,莊重而不失秀美。

西漢語言學家揚雄《方言》:「龕,受也。」即容納、盛受之意。據《觀佛三昧海經》卷四記載:「之須彌山有龕室無量,其中有無數化佛。」佛龕有大有小。大者出現於諸多佛教遺蹟,早期人們鑿崖為空,以安佛像。如印度之阿旃塔、愛羅拉,中國雲岡、龍門等石窟,四壁皆穿鑿眾佛菩薩之龕室。《大毗婆沙論》:「底沙佛至山上,入吠琉璃龕,敷尼師檀,結跏趺坐,入火界定。」龕櫥盛行於宋代寺觀建築中,如李誡《營造法式》以三卷篇幅詳細記述龕櫥形制,並附有圖樣、功限、料例,其形式有「壁藏」、「轉輪藏」、「道帳佛」等,為宗教建築的室內裝修。清朝皇室對藏傳佛教極為崇信,宮苑中佛堂、佛殿星羅棋布,供奉數以萬計的珍貴佛像,大量佛像配有精美的佛龕,亦成為供佛必需的陳設器具,分為佛塔式、樓閣亭子式、各種吉祥物造形式。其中以木質、銅質、銀質、琺瑯等各種不同種類,仿造廡殿、樓閣等宮殿形制建築樣式,屬等級較高的佛龕。如承德避暑山莊庋藏十八世紀〈木漆金亭式重簷佛龕〉(圖一)、十八世紀〈木漆金六角亭式佛龕〉(圖二)及本品在龕中供奉的佛像皆屬藏傳佛教造像,充分反映清代皇家對藏傳佛教的熱誠信仰。本品造形別緻,紋飾華麗精美,將銅鎏金和掐絲琺瑯工藝巧妙結合,裝飾富麗堂皇,盡顯皇家氣派。


文獻參考
圖一   十八世紀〈木漆金亭式重簷佛龕〉,漢地風格,承德避暑山莊庋藏, 
收錄於《清宮秘藏-承德避暑山莊藏傳佛教文物特展圖錄》,觀想文物藝術有限公司出版,1999 年,頁 192,圖版 87
圖二    十八世紀〈木漆金六角亭式佛龕〉,漢地風格,承德避暑山莊庋藏, 
收錄於同圖一,頁 194,圖版 88
請輸入以下資料後可下載狀況報告
姓  名:
電子信箱: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