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100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F
art.antique@msa.hinet.net
http://www.yu-jen.tw/
TEL:
+886-2-2358-1881
+886-2-2358-1785
FAX:
+886-2-2358-1729

拍品資訊

白玉知音會圖四方筆筒

119 十八世紀  白玉知音會圖四方筆筒

H16.5cm

預估價

TWD
3,000,000-3,500,000
USD
94,300-110,100
HKD
731,700-853,700
RMB
681,820-795,450

拍品簡述

筆筒以整料和闐白玉雕琢而成,體量巨大,器壁厚實,潔白凝光,局部烤皮加色,使玉色富於變化,氣韻古雅。呈長方形倭角,直壁深腹,平底,下承四如意雲頭足。外壁四面開光,施以多層次浮雕技法,雕琢攜琴訪友、遊山、松間品茗、對奕,巧妙將四個「知音會」結合為主題。畫面中山巒層疊連綿,峻崖危石,山澗流水,意境清幽。正面高士前行訪友,童子分別捧書領路、攜琴隨後,岩壁窪隆處,雙鹿佇立回首對望,神態悠然;另二面以品茗、對奕連貫,山岩凹凸嶙峋,虯松蒼蒼,橫逸而出,下方分構兩處絕地,岩上置罐,童子雙手捧瓢,似從溪澗取水煮茗,二童子分二路端送香茗。一面為主人與客圍桌而坐,桌上置杯,品茗賞景,悠然自得;另面為松蔭下二老奕棋,其一舉棋似是猶豫不定,另人面容帶笑,蓄勢待發,另有雅士側坐桌邊關注棋局風雲;最後一面山石嶙峋,雲氣繚繞,古松參天,山逕上兩位逸士或回首,或翹首仰望,童子雙手捧書卷向前踏步,表現出仙山遊賞的愉悅氣氛。綜觀整體,四面布局分明,浮雲、山石、樹木、人物穿插其間,景色幽致壯觀,借烤皮加色之特點表現陽光閃耀,呈現山林巖峻幽深的藝術效果。

清代是文房用具鼎盛期,在康雍乾盛世富足經濟條件下,文房用具除實用性外還兼具把玩性、陳設性等功能,成為名副其實的「文玩」。文房中的筆筒製作不僅要求玉料要相對大而完整,且不能有大綹裂和過多雜質,對材質的要求較為嚴苛。在各式玉質筆筒中,從器形視之,有圓筒形、方筒形、樹樁形、竹節形等多種,以方筒形最為少見。列舉與本品同為方筒形的畫意玉筆筒之例,可參見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青玉嬰戲筆筒〉(圖一),高16.5公分,其尺寸、造型及技法皆與本品極為類似,可資參考,同屬稀有之大器。

畫意玉器,又名玉圖畫,指以文人逸事和山水名勝為主題,在平面或立體玉材上雕琢出具繪畫效果的玉器作品。由於其雋永高雅的品味與乾隆帝追求文人情調的審美意趣契合,深得乾隆帝喜愛。此時期,用玉皮做巧色製玉更加盛行,遠邁前代,形成上行下效之風潮。總觀本件筆筒,以山水人物為藍本,畫面靜中有動,巧以烤皮之色雕琢嶙峋山石,富以清晰層次與雄偉氣勢,彰顯十八世紀表現畫意為雅之風格及雍容華貴之王者風範。

本件四方筆筒雕工至為講究,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香港佳士得2006年11月28日,編號1362,清乾隆〈白玉漁樵牧讀四方筆筒〉(圖二),高14.3公分,造型與本品相似,可資比對參考。然本件筆筒內壁更為平整細緻,外壁布局妥適,以壓地浮雕技法將一幅幅文人畫作融合其中,妙逸並具,誠為文房器中最能表現文人情懷,並兼具實用與觀賞性之陳設美器。


圖一  清〈青玉嬰戲筆筒〉,H16.5cm,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宮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畫意玉器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7年,頁180-181,圖版59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二 清乾隆〈白玉漁樵牧讀四方筆筒〉,H14.3cm,拍賣於香港佳士得2006年11月28日編號1362,成交價HKD 3,480,000
場次盛世琳瑯:中國玉器精粹
拍賣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 2:30pm
預展2024年10月19-25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br/>2024年10月26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地點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列印本頁 關閉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