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質,質地細膩柔滑,色澤光雅瑩潤,留有金黃 皮色。壺呈扁瓶形,直口,豐肩,深長腹,腹下漸 斂,平底略內凹。壺體一面光素,大片金黃色澤 猶如午後餘暉,與嫩白玉色相襯,燦爛典雅;另面 陰刻楷書「虛心應物,妙香襲人」,落有「心一氏 賞」款,筆畫工整,字體俊秀。
清代,鼻煙壺盛行,據傳康熙年間,宮內專門管理 存放鼻煙的庫房太監,因一次無意之舉,將數十盆 盛開茉莉花放入煙庫,花香使鼻煙變味,然康熙帝 嗅聞後甚喜,不僅未降旨懲罰,反而下旨專以茉莉 花熏鼻煙,起名「御製露」,可想見其香必然甚為 清新誘人。本品刻有「妙香襲人」,或當初盛放之鼻煙為優質煙草研磨製成,加入麝香等名貴藥材,或 用花卉等提煉出極為幽香的鼻煙,意境動人。
本件鼻煙壺飽滿厚實,保留玉質原本金黃皮色,與 詩文相應,彷若展現品德之光輝。「虛心應物」取 自《道德經集解》:「虛心而應物,均養以自然泛 德。」盈握掌中令人愛不釋手。拍場相似之例可參 見拍賣於紐約佳士得2008年9月17日,編號0003, 1740-1860年〈白玉帶皮銘字鼻煙壺〉(圖一), 與本品同樣留有皮色,且刻有「虛心應物,妙香襲 人」,皆展現出對鼻煙香氣之讚賞,與金黃色澤相 映,別具風姿。
清代,鼻煙壺盛行,據傳康熙年間,宮內專門管理 存放鼻煙的庫房太監,因一次無意之舉,將數十盆 盛開茉莉花放入煙庫,花香使鼻煙變味,然康熙帝 嗅聞後甚喜,不僅未降旨懲罰,反而下旨專以茉莉 花熏鼻煙,起名「御製露」,可想見其香必然甚為 清新誘人。本品刻有「妙香襲人」,或當初盛放之鼻煙為優質煙草研磨製成,加入麝香等名貴藥材,或 用花卉等提煉出極為幽香的鼻煙,意境動人。
本件鼻煙壺飽滿厚實,保留玉質原本金黃皮色,與 詩文相應,彷若展現品德之光輝。「虛心應物」取 自《道德經集解》:「虛心而應物,均養以自然泛 德。」盈握掌中令人愛不釋手。拍場相似之例可參 見拍賣於紐約佳士得2008年9月17日,編號0003, 1740-1860年〈白玉帶皮銘字鼻煙壺〉(圖一), 與本品同樣留有皮色,且刻有「虛心應物,妙香襲 人」,皆展現出對鼻煙香氣之讚賞,與金黃色澤相 映,別具風姿。